于洪涛:Mitotic checkpoint regulators in genome stability and insulin signaling

发布者:行政办公室(A)发布时间:2019-11-10浏览次数:629

2019118日下午,来自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UT Southwestern Medical Center)的于洪涛教授应我校生命学院戚炜教授的邀请,来我校为师生做了题为“Mitotic checkpoint regulators in genome stability and insulin signaling”的精彩学术报告。

在细胞有丝分裂周期中的M期,染色质形成姐妹染色单体,经纺锤丝连接着丝粒在细胞中间整齐排列,随后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纺锤丝向纺锤体两极牵拉,之后细胞在中间一分为二完成有丝分裂。纺锤体检查点(spindle checkpoint)在这个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确保纺锤丝微管与着丝粒正确连接后姐妹染色单体才会分开,保证了有丝分裂中遗传物质分配的忠实度。纺锤体检查点失活则会导致非整倍性和肿瘤。于洪涛教授介绍了他研究的有丝分裂检查点复合物(mitotic checkpoint complexMCC)的信号传导机制,其中多种组分蛋白通过相互作用和蛋白激酶活性,将微管与着丝粒未连接的信号放大传递,阻止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

纺锤体检查点中,p31蛋白通过变构在MCC的多靶向级联(multi-target cascade)起到的抑制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作用。令人意外的,于洪涛教授团队发现肝特异性p31敲除小鼠显示出肝糖原缺乏的表型,而肝糖原的合成受到胰岛素受体(insulin receptorIR)信号通路的调控,似乎暗示纺锤体检查点蛋白在胰岛素信号通路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进一步研究发现p31-MCC调节IR内吞,并阐明了机理,揭示了纺锤体检查点蛋白在胰岛素信号通路中起到的作用。于洪涛教授的研究揭示了有丝分裂纺锤体检查点的分子机制,并从细胞拓展到动物机体,鉴定出有丝分裂纺锤体检查点机器的生理功能,填补了胰岛素信号传导机制中的空白,加深了对糖尿病机理的理解,并进一步提出可能的相关机理抑制对糖尿病患者的有益用途。

在讨论环节,广大师生听众针对实验思路、实验技术等细节与于教授展开问答讨论,有序而热烈。

【于洪涛教授简介】

于洪涛教授,Serena S. Simmons癌症免疫药理学杰出主席,1990年于北京大学获得化学学士学位;1995年获得哈佛大学化学系博士学位,重点研究参与信号转导的蛋白质结构;1995-1999年,在哈佛医学院以生物学博士后的身份研究脊椎动物细胞分裂周期的调控;1999-2004年,在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任助理教授及生物医学研究的Michael L. Rosenberg学者;2004-2008年,在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任副教授;2008年至今,在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任正教授,同时在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任研究员。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