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命科学导论——从这门课起,迈入生科研究的大门

发布者:行政办公室(A)发布时间:2019-04-02浏览次数:822

学在生院 IV · 现代生命科学导论


生命科学包罗万象,相互联系又千差万别。咱们生命学院开设的专业选修课丰富多彩,却也十分硬核。那么专业课教授些什么,培养什么能力,又是如何和科研产业相连接的呢?一届届的同学们切身体悟, 现身说法,究竟是“强烈安利”还是“硬核劝退”,一起来看看吧!


01

课程千万门,生导第一门


作为上海科技大学生命学院同学们的第一门专业课,“现代生命科学导论”给我的直观感受就是做科研真的是要全方面发展。

首先,我必须要先向两位授课老师表示感谢,向两位老师比心!黄鹏羽和胡霁两位老师对于知识的讲解很形象,不仅仅停留于概念定义,更重要的是老师们将实验的思想、实际的研究情景以及相关领域的热点话题带到了这门课。我还记得黄鹏羽老师在讲干细胞的时候多次拿自己实验室的内容作为范例(那可是曾经出现在北京高三模拟试卷上的内容!),胡霁老师用自己的课题中有趣的实验视频告诉我们神经科学为什么如此重要。两位老师的讲授赋予了生物知识一种真实感,让我们这些刚刚从高中“知识如何用来做题”的模式中挣脱出来的懵懂萌新,原来利用生物知识做起研究是如此的炫酷!


02

课程论文,带你入门


其次就是这门课程的论文作业。科研离不开挖掘、创新、改造、批判与反思。无数篇文献阅读,了解笔者的思路,寻找笔者没有想到的问题,这是上科大生命学院为同学们树立的科研思想的第一步。对于一名生科学生,文献阅读的能力与文章写作的能力是重中之重。让理科思维的逻辑性与思辨性清晰地贯穿文章需要付出很多精力。虽然每一次都是信心满满地提交,但老师们对不足与漏洞的指出却帮助我逐渐丰满了对问题全面思考的能力,也感受到了科研的严谨性。


03

好的想法,更需要好的表达


    最后压轴出场的,必须是生导的讨论课!什么是讨论课?老师提出一个与当堂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由我们通过文献学习来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方案并完成presentation。记得我的第一次讨论课presentation简直是一场灾难——问题回答的逻辑混乱、PPT不美观、演讲不够通顺。人生第一次,我在下台后完全不知道自己说了些什么。生导讨论课最先让我明白的一点就是,如果不能陈述明白自己的观点与想法,那只能说明自己的认知和了解还远远不够。生导的讨论课是在大一中令我个人有了最大成长的部分,通过一次次设计可行方案,我不断学习着更全面地去分析问题并论证我的方案;与此同时,我的PPT制作和presentation的能力也得到了极大地提高。

学生Presentation封面


从紧张到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到流利地表达自己的想法,生导的讨论课给我带来的提升不仅仅是学术上的,更是在展示自我的想法等个人能力的提升。在讨论课上,老师们不断地告诉我们不要面面俱到,要有自己的重点,要注重细节。说实话,两周一次的讨论课给刚上大学的我确实带来不小的压力,但是我必须要说,在鼓励同学们自己努力思考、自己大声表达的上科大,生导讨论课为我往后的所有课程讨论都奠定能力基础。

作为上科大生命学院的同学,我很庆幸在迈入生科研究之初能够有这样一门课程,向我展示什么是研究,如何去研究,研究些什么;教会了我如何提出想法,怎么论证想法,如何表达想法。


——生命学院17级本科生 李佳欣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上科大生命学院

科学·学生·生活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官方公众号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