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上科大学子在湖北的抗疫志愿工作实录

发布者:行政办公室(A)发布时间:2020-03-20浏览次数:586

现在是早上7点。

枕头旁的闹钟响了好几遍,她睁开惺忪的双眼,关上了闹钟。简单洗漱之后,她穿上了红色的志愿者背心、戴上了红帽子和口罩,走出了家门。

这里是位于湖北荆州的迎宾社区,地处古城中心,总面积约1.3平方公里,常住居民约三千户、八千多人。随着1月份武汉集中爆发新冠肺炎疫情后,湖北各地也相继出现新冠肺炎的确诊和疑似病例。根据地方公布的相关防控指令,荆州市各社区陆续采取限制人员出入等封闭式管理措施。对迎宾社区来说,封闭意味着主要路口禁止通行,社区内的所有小区均只留一个出入口,由工作人员对进出人群测量体温。

迎宾社区范围示意图 | 图由受访人提供

维雅是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一名研究生。从上海放假回家后,湖北的情况越来越严重,街上的人们陆续都戴起了口罩。作为一名党员,她在看到政府发布的通告后,义不容辞地加入到家门口社区疫情防控志愿者服务工作中,成为迎宾社区第一个报名的社区志愿者。早上7:30,田维雅已经到达了指定的地方,和几名来自其他单位的地方公职人员一道,在社区内的主要道路值守。在这里执勤到9点后,她就要去社区居委会,帮助处理大大小小的各类事情。

  

田维雅同学的疫情防控志愿者证和社区慰问信 | 图由受访人提供

9点开始,居委会的几部电话就没有中断过。随着疫情趋于严重,管控措施也进一步升级,所有居民在非必需情况下必须呆在家中,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不能随意出门,因此居民的各类需求就转化成了居委会的事务。

 “大部分都是居民的求助电话。什么样的求助都可能有,像买菜、买药、买奶粉、买尿不湿、通厕所、清垃圾、开锁修门、修水管、换灯泡、修家具、找人修手机等等,这样子的事情就只能交给居委会。”提到居民求助,田维雅一次性讲出了一连串的事情。“我们社区有很多老人没有办法用手机、用微信,他只能跟社区打电话。打完电话了,我们就要先上门给他测体温并核实他的情况,然后同时再给他解决问题。”

志愿者和社区工作人员上门服务 | 图由受访人提供

除了求助,一上午田维雅还会接到各种各样的抱怨。老人在家里太闷了什么时候才能出来,某个上门的工作人员态度不好,家里的水龙头坏了怎么还没人来修……几名志愿者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维护着三千多户的社区运转,确实有些“压力山大”。

但更多的压力,来自居民们的物资采购需求。每天晚上,各家住户在微信里上报所需的菜品物资后,志愿者就要将这些信息汇总,并联系社区定点的超市购买。第二天早上,超市将采购的物品集中送到居委会,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迅速分拣菜品、分装袋子之后,再由志愿者们帮忙送到各个小区。但无论多么迅速,每一次配送来的上千斤物资,都要消耗大家接近两个小时的分装时间。

左:志愿者简单的午餐盒饭;右:等待菜品派送的现场 | 图由受访人提供

分装好之后的物资分不同时间派送到各小区。田维雅参加的是下午的派送任务。简单地吃过午饭后,她就和其他志愿者一起,去给各个小区派送物资。志愿者们推着满载的小车,手上拎着扩音器,扩音器里是放了一遍又一遍的防疫宣传,一路上总会看到戴着口罩来来往往的人。到了地方以后,他们将车上的物资卸下,打电话给各个居民,让他们派人下来拿。如果是腿脚不好的住户,还要亲自送上门。等送完全部的小区,天色往往都已经暗了——从中午算起,送一趟菜就花掉志愿者最少四五个小时的时间;而有的片区,送菜甚至能送到深夜。

这样的配送,每两天要跑一次。而不用派送物资的下午,田维雅就要去巡逻值班。作为从疫情发生以来全市唯一一个没有确诊病例的社区,不少居民多少都有一些侥幸心理。于是,白天的迎宾社区,常常有偷偷跑下楼来散步的人;巡逻值班的时候,田维雅看到最多的,还是在家里待不住的老人。

老人家,您出来有什么事吗?”“我没事,就是在家闷得慌!这样的对话,田维雅不知道经历过多少次。出于防控要求,劝回老人的时候,志愿者需要和他们保持一定的距离;而有的老人有些耳背,跟他们交流就要大声喊才行。作为一名生物学研究生,田维雅除了跟他们说明防控的要求,还会简单科普病毒的信息,用专业知识劝住老人们,这才能让老人暂时打消出门的念头。 

巡逻时更麻烦的,是各种突发事件。有一次巡逻时,田维雅看到了一个拾荒的老奶奶,穿着破烂的衣服,口罩也没戴。志愿者们看到后,立即上前和老奶奶交流,得知老奶奶没有口罩,就分了她一个;但老奶奶并不会戴,志愿者们只好一点点教老奶奶戴上。“老奶奶没有家,平时就捡垃圾卖掉维持生计。由于是流浪人员、没有固定住所,之前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社区来接应。”志愿者们向社区反映上报以后,社区很快就派人前来了解社区里所有拾荒人的情况、并协调救助相关事情。社区里有一对来自新疆的卖馕的夫妻,在疫情期间做了一些馕捐给社区,社区也让志愿者送了一些给流浪人员。

左图:夫妻俩向社区捐赠的一些馕;右图:志愿者将部分馕提供给拾荒人 | 图由受访人提供

在这段做志愿者的时间里,田维雅和其他志愿者们也常常遇到一些居民的不理解。志愿者们上街巡逻,见到偷跑出来的都会一直劝导,到后来居民们见到志愿者就小跑着躲开;刚开始的时候人力不足,田维雅和其他志愿者常常晚上工作到十二点,由于事情多,有时居民提的要求很难得到立刻的回应,性急的居民便会质疑志愿者们吃闲饭”……

确实,在早期的时候物资紧缺、人手不足,居民又困足在家中,多少都有些怨气。但田维雅看到的,却远不止此。“社区工作人员、参与值守的公职人员,志愿者、宣传队、巡逻队,他们都挺身而出,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社区医生夫妻冒风险,自己出钱出力为社区统计代购药品;新疆卖馕夫妻加班加点做饼、捐饼;其它地方有媒体报道过奋战在一线、劳累猝死或不幸染病的医生,我们这里也有为基层防疫而操劳过度的工作人员,但一起工作的同志没有人想那么多。大家众志成城,只愿居民群众能够多一些方便、多一些理解、多一些配合。”

对田维雅来说,最大的变化还是在于自身。“从开始对各种‘奇葩’思维感到荒谬,到慢慢理解包容;从开始异常委屈、打抱不平,到后面心平气和 、有容乃大’……现在想想,自己也在慢慢变化。我确实需要多一些经历、阅历还有思考,才能得到升华。 

采访进行至此已是深夜,田维雅的手机却仍然不断有消息涌入,那是明天需要采购的物资需求清单。眼下,她最大的愿望就是疫情早日结束,也希望自己能尽快恢复规律的作息。 

在工作岗位上 | 图由受访人提供

 

【田维雅的心声】

这段时间在社区做志愿者,想认认真真地写一些自己的感想感悟。虽然这次志愿者工作很累,也看了很多很糟心的事、很难以接受的人,但我真的很庆幸,很感谢自己能有这个机会做出一点贡献,甚至有点后悔,为什么不再早一点再勇敢一点参与进来。

封城封路,所有居民不能出门,各种状况百出,压力山大,一个三千多户的社区,就有一大堆乱七八糟的问题需要解决,但社区工作人员、参与值守的公职人员,志愿者、宣传队、巡逻队,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奋斗,我周围都是踏踏实实认认真真的榜样!

五年以前我决定学生物,最大的原因是自己感兴趣,觉得好玩,有意义。但在真正开始生物这条路后,我却遇到了各种“劝退”,总觉得学得越多,自己知道的越少,内心也一直有一丝迷茫与彷徨。但这几天志愿者生活让我真正参与了、走进了这次疫情,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开学时校长说的话——这个世界离不开生命科学。

通过这次经历,我想,无论我未来的道路再艰难,探索科学的过程再复杂再迷茫,我都不会再动摇!这不仅仅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更是“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愿疫情早日过去,愿这次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心得长留在心间。

与志愿者伙伴在一起 | 图由受访人提供

【来自上科大的关爱】

学校了解到湖北的学生缺少口罩,经多方努力,校公共服务处共筹集到防护口罩3160只,由学生事务处老师和留校志愿者们分拣打包,为我校158名身在湖北的每位同学寄送口罩20只,同时附上饱含温情的《致上科大在湖北同学的一封信》寄往湖北各市。小小的包裹承载着学校对于湖北学子的关心与爱,目前已陆续送到同学们手中。同学们深受感动,纷纷发来回信感谢学校深切的关爱。

田维雅同学收到来自学校饱含温情的关爱,与志愿者伙伴们工作得更起劲了。

 收到来自学校的关爱 | 图由受访人提供


受访 | 田维雅(生命学院2019级研究生)

采编 | 盛伟豪

录音 | 王欣迪 田维雅 (仅微信公众号版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