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6日,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特聘教授杜久林应我校沈伟教授的邀请,参加我校生命科学系列讲座,为师生们做了主题为 ”Visualizing Mind in aTransparent Zebrafish Brain” 的学术报告。
报告开始,杜教授通过几个形象生动的例子,阐述了大脑的复杂性以及当前脑科学研究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他以斑马鱼为例介绍了斑马鱼对不同的感觉刺激产生不同行为反应的神经机制:下丘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和后脑甘氨酸能抑制神经元组成功能模块控制视觉-运动信息转换,从而实现视觉刺激特异性的行为选择。之后,杜教授回答了学生及老师的提问,特别对于“下丘脑多巴胺能神经对于不同刺激是如何进行区分的”这一仍处于探索研究中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报告结束后,杜教授与生命学院相关领域的教授进行了座谈,交流学术经验,寻找合作机会。
【杜久林简介】
杜久林,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所长助理,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副主任,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获得者;曾获上海市自然科学牡丹奖、张香桐神经科学青年科学家奖、明治生命科学奖、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二完成人)、中国高校自然科学一等奖(第二完成人)等。
1993年本科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1998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上海生理研究所;1999 - 2000年任上海生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2002年任复旦大学副教授;曾在日本东京大学(2000 - 2001年)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2002 - 2005年)从事博士后研究;2006年起任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课题组长。创建多项国际领先的斑马鱼在体研究技术,从突触-神经元-神经环路-行为的研究策略出发,以视觉系统为切入点,研究感觉-运动的神经机制以及神经调质系统的功能,提出“Bi-Pathway Hypothesis for Behavior Generation”,阐述动物产生适应性行为的神经机制;同时拓展交叉研究方向,探索脑血管网络和血脑屏障的发育机制及其神经调节。研究成果主要发表在Neuron、Developmental Cell、PLoS Biology、Circulation Research等学术期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