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涵慧:4D nucleome based on CRISPR

发布者:人员机构发布时间:2016-07-25浏览次数:1128

2016年720日下午,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Medical School)研究员马涵慧应我校Life Science Research Seminar邀请,来到我校为师生做了题为“CRISPR-Based exploration of 4D nucleome in living cells”的学术报告。

CRISPR/Cas9的新成果一直层出不穷,dCas9dead Cas9)的转录激活/抑制作用也得到了很大的应用。之前曾有人利用dCas9对一段与gRNA相匹配的序列进行荧光标记,用于特定位点的染色质动力学研究。然而这个系统仅限于单色标记。

为了实现多位点观察,马涵慧等人利用SpCas9及其同源的NmCas9St1Cas9,创建了彩色的Cas9工具箱,每个同源物种可以与不同的荧光蛋白融合。他们用端粒序列特异的gRNA检验了dCas9变异体,发现不同荧光标记的dCas9可被引导到正确的目标序列。他们也能够利用针对9号和13号染色体的gRNA来标记两对不同的染色体。接着,他们将注意力转向染色体内位点的作图。这项技术成功分辨了物理距离为752 Mbp的位点,而它计算出的荧光距离与之前建立的物理图谱相关。在比较相距2 Mbp的目标时,他们发现能够评估如此短距离的染色质压缩程度。这也代表了染色体内位点的第一次作图。 

这种荧光CRISPR方法是基因组位点的活细胞成像上的一大进步。马涵慧等人预计这种技术将适用于细胞周期进程的研究,以及外界刺激对细胞的影响(epigenetic regulation);它还有望应用在各种各样的生物学研究中,如染色体易位或染色质断裂等。

【马涵慧研究员简介】

       马涵慧,1997年毕业于北京工商大学化学工程专业,2004年获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博士学位,2004-2010年在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任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研究员。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