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4日,美国堪萨斯医学中心(University of Kansas Medical Center)解亭教授应我校刘冀珑教授的邀请,参加我校生命科学系列讲座,为师生做了题为“Stem Cell Development:Tales of Two Niches”的学术报告。
胚胎干细胞通过对自我更新和分化的平衡调节来维持成体动物组织的自身稳态,果蝇卵巢胚胎干细胞(GSCs)因其强大的遗传学和独特的细胞生物学特性成为在分子和细胞水平研究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和分化的有效工具。解教授的研究工作发现了外源性的小生态环境(Niche)信号和内源性的因子是如何协调来控制GSC的自我更新和分化。
大约20年前解教授研究组就观察到GSC的自我更新受到Niche的调控,这与冠(Cap)细胞相一致,已被证实是成体哺乳动物干细胞的普遍机制。Niche利用骨形成蛋白(BMP)信号控制GSC的自我更新,利用钙粘蛋白控制Niche的锚定,这样就能维持GSC的长期自我更新。解教授研究组指出Niche通过与内源性因子共同抑制干细胞的分化来促进其自我更新,为使GSC的子代细胞正常分化,“自我更新促使蛋白复合物”会通过蛋白间的竞争使自身失活或转化成“分化促使蛋白复合物”。尽管干细胞谱系分化已经被看作是一种“发育紊乱状态”,但解教授证实陪伴(Escort)细胞通过形成Niche来促进GSC子代细胞的外源性分化,这种Niche被称作分化Niche。实验数据已证实哺乳动物系统中分化Niche的存在,因此分化Niche或许在成体哺乳动物胚胎干细胞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机制。遗传学研究证实在分化Niche中起作用的各种基因都可促进GSC子代细胞的分化。从机制来讲,分化Niche通过间接的抑制BMP信号和直接发送指示命令来促进GSC子代细胞的分化。因此胚胎干细胞谱系的发育受到Niche信号和内源性因子的协调控制。
【解亭教授简介】
解亭,1996年毕业于美国罗格斯大学/UMDNJ,获分子生物学与细胞生化学博士学位;1996-1999年在华盛顿卡内基研究所/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2000年至今在斯托瓦斯医学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2002年至今任堪萨斯医学中心任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