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毅:Single-cell transcriptome analyses reveal signals to activate dormant neural stem cells

发布者:人员机构发布时间:2016-12-09浏览次数:921

2016年12月7日,同济大学教授、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终身教授孙毅博士应我校生命科学系列讲座邀请,为师生做了题为“Single-cell transcriptome analyses reveal signals to activate dormant neural stem cells ”的学术报告。

孙毅教授实验室主要研究神经系统发育和疾病的表观遗传学及分子机制。她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 NSCs)是神经系统中的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能够分化产生神经组织中不同细胞类型的细胞。之前研究表明,室管膜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 SVZ)存在神经干细胞,而对室管膜区细胞分化潜能的理解是该领域一直在探索的问题。一个细胞的类型很大程度上可以由这个细胞的基因表达模式来确定,如果对细胞所在组织进行转录组分析,会得到组织的基因表达总和或平均结果,而不能反应出单个细胞的基因表达情况。基于此原因,孙毅教授采用单细胞转录组分析技术研究成年小鼠室管膜CD133+细胞,然后用权重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技术(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 WGCNA)分析数据。结果揭示了室管膜区静息态神经干细胞、激活态神经干细胞及不同分化阶段神经细胞的表达谱特征,发现中枢神经系统室管膜区域也存在丰富的神经干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bFGF)可以促进这些神经干细胞的谱系分化和迁移,这些研究成果为神经干细胞治疗神经损伤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孙毅简介】

孙毅,198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学士学位,后就读于美国凯斯西储大学神经生物学专业,并于1996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在哈佛大学神经发育生物学系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09年至今,任同济大学医学院干细胞研究中心教授、主任;2007年至今,任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医学院,精神病学与行为科学系、分子医药系教授(终身)。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