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学院黄鹏羽课题组成功解析慢性肝损伤后肝脏再生的分子机制

发布者:行政办公室发布时间:2017-09-07浏览次数:1335

我校生命学院黄鹏羽教授课题组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合作,发现慢性肝损伤后肝脏再生过程中生长因子IGF-2的重要调控功能。最近,相关成果以“Pericentral hepatocytes produce IGF-2 to promote liver regeneration during special injuries”为题,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HEPATOLOGY》上发表。

肝脏再生机制的研究已有数十年的历史。其中,基于70%肝脏切除模型,人们已经对急性肝损伤后的肝脏再生过程有深入的研究。然而,在临床上,大部分的肝脏再生发生在肝中毒、病毒感染或肝脏代谢疾病所引起的慢性肝损伤过程中。但由于缺少稳定的疾病模型,这一类慢性肝损伤后的肝脏再生过程的调控机制还不清楚。

黄鹏羽课题组通过分析多种急性和慢性肝损伤小鼠模型,发现在一些慢性肝损伤过程中,会特异地由中央静脉区的肝实质细胞分泌IGF-2,从而促进肝脏再生的进行。这项工作证实,慢性肝损伤后的肝脏再生过程与利用70%肝脏切除诱导的急性肝损伤后肝脏再生过程有显著的区别。在过去的研究当中,研究者通常认为肝门静脉区是肝脏再生的重要调控中心,而极少关注中央静脉区的功能。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在慢性肝损伤过程中,中央静脉区通过分泌IGF-2,活跃地参与到肝脏再生的调控过程。

通过对I型酪氨酸血症的研究,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了代谢疾病引起的慢性肝损伤过程中IGF-2的功能。他们发现,在I型酪氨酸血症模型小鼠肝衰竭过程中,IGF-2会特异地由中央静脉区受损伤的肝实质细胞分泌,从而促进健康的外源移植肝细胞或通过基因修复后的肝细胞发生增殖。其中中央静脉区受损伤的肝实质细胞虽然可以分泌IGF-2,但由于缺乏相应的受体,无法响应IGF-2的刺激。与此相反,中央静脉区健康的肝实质细胞虽然无法分泌IGF-2,却表达相应的IGF-2受体,从而响应IGF-2的刺激进行增殖。通过对病人肝脏组织切片的分析,研究人员也在慢性肝损伤病人样品中发现了类似现象。这项工作有助于加深人们对慢性肝损伤后肝再生机制的了解,也有利于慢性肝损伤后肝再生药物的研发。

该论文中,上海科技大学2014级博士生刘俊来、中科院上海生化细胞所博士生胡晓(现耶鲁大学博士后)、中山大学硕士生陈捷为共同第一作者;黄鹏羽、中山大学附属孙逸仙纪念医院教授陈涛为共同通讯作者;上科大是第一完成单位。

本项目获得了上科大科研启动经费、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支持。

文章链接:http://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hep.29340/full

慢性肝损伤后肝脏再生过程,中央静脉区受损伤的肝实质细胞通过分泌IGF-2促进未受损伤的肝实质细胞增殖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