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学院管吉松课题组首次在大脑皮层发现恐惧消退记忆相关的记忆印迹

发布者:行政办公室(A)发布时间:2019-03-25浏览次数:1983

我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管吉松课题组综合利用在体双光子成像技术和神经活动依赖的特异性遗传标记验证手段,系统解析了大脑压后皮层在场景恐惧记忆习得、提取和消退过程中的信息编码过程,首次发现并操控了恐惧消退记忆相关的记忆印迹。2019年3月19日,相关成果以“Switching from fear to no fear by different neural ensembles in mouse retrosplenial cortex”为题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大脑皮层》(CerebralCortex)上。

成年人在其生活中经历过一次或多次创伤事件,如暴力,伤害甚至是他人的非正常死亡,这些事件进而可能导致其心理疾病或精神障碍的产生,包括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disorder,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最常见的精神病理学障碍,不同地区的患病率从1.3%到12.2%不等,这也是当下最亟待解决的临床病症之一。到目前为止,基于创伤的暴露疗法被认为是创伤后应激障碍最佳的心理干预手段。临床上所采用的暴露疗法,在科学研究中类似于一种场景恐惧记忆消退的行为范式。因此,揭示记忆消退的神经学机制对于改进人类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其他相关焦虑症治疗策略的制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管吉松课题组的研究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通过对小鼠大脑皮层大规模神经元活动的记录后发现:相同场景会在大脑压后皮层中激活不同的恐惧记忆印迹与恐惧消退记忆印迹。激活恐惧消退记忆印迹可以显著抑制小鼠的恐惧反应。皮层内不同记忆印迹神经元的生成与海马体活动,尤其是新生神经元有关。研究显示,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促进新生神经元的产生,增强消退记忆印迹的能力,从而对抗恐惧记忆。

上海科技大学管吉松副教授为本文的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

文章链接:https://academic.oup.com/cercor/advance-article/doi/10.1093/cercor/bhz050/5389575


图注:体双光子成像技术(左图)和大脑皮层恐惧消退相关机制的模式图(右图)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