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瀛川

发布者:人员机构发布时间:2024-06-25浏览次数:214


科学界已经对胚胎发育的原理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成果是以果蝇胚胎发育为模型, 鉴别到了胚胎图式形成(Nüsslein-Volhard和Wieschaus)和节段发育(Lewis)(1995年获诺贝尔奖),这些成果奠定了核心胚胎发育原理,即依赖于发育信号和级联转录程序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较于胚胎发育,关于胚后发育的机理仍处于初级阶段。胚后发育指的是个体从幼体发育到成体,或者成体达到性成熟的过程,其中包括神经系统成熟和性发育等重要的重塑过程。在这个领域,仍存在引人注目的问题,例如如何调控个体的大小和年龄时序,以及与之相关的成体发育和衰老的节奏。这些特征很明显受物种的遗传编程影响,但其核心机制目前仍然未知,成为当前发育生物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为了探究上述发育生物学问题,本课题组以秀丽隐杆线虫为研究模型。线虫作为模式生物具备强大的分子遗传学操作能力,更为重要的是,线虫在单细胞层面和整体动物系统水平上都具备便利的特点。本课题组关注以下相关但不同角度的科学问题:首先,探究推动胚后发育及成体发育和衰老的遗传机制是什么?其次,揭示调控动物发育阶段时序的原理是什么?此外,研究营养途径如何影响生长的整体调控。最后,还探究神经系统成熟过程中所发生的关键事件。


通过以上研究,本课题组旨在为这些发育机制提供更深入的认识,为了解个体发育和生命周期调控的基本原理做出贡献。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