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庚子交替之际,新型冠状病毒这只黑天鹅悄然降临,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在这个特殊的春季学期,学校根据教育部和上海市的要求,一方面继续保持封闭式校园管理,学生暂不返校;一方面按照“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指导意见,适当调整教学安排,从3月2日开始,正式启动“云课堂”。
前期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
不得不承认,在此之前大部分老师没有太多网络教学的经验。网络平台是否顺畅?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会出现何种状况?由于客观条件,无法保证网络质量的同学如何能够获得同等的教学资源?怀揣着忐忑的心情,从2月初开始,生命学院的老师们就开始积极备课并录制课程,同时与助教一起,为适应不同的班级规模,测试各种在线教学平台。
有的老师选择在线直播课程;有的老师选择提前录课,配合课堂时间拎重点、答疑解惑;有的老师选择慕课加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可谓百花齐放,各显神通。
过程跟踪——课程质量跟踪小组
生命学院在充分信任并给予老师自主选择授课方式的同时,以课程质量跟踪小组的方式进行课程质量控制:副院长罗振革、助理院长李秋凝、本科生教务主管张扬、研究生教务主管章博,组成学院课程质量跟踪小组,在上课前确认老师们已经准备到位,平台上线到位,并在课程进行中关注教学运行状况。一方面在办公室实地了解教授授课实际情况,一方面进入腾讯课堂或BB平台观摩教授在线授课情况。
战“疫”实况——授课老师
本学期的第一堂课,生院的老师们很多不约而同地结合了目前新冠病毒的疫情,开展相关知识的讲解和逻辑思维能力训练。比如对新冠病毒感染现象与结论的判断,如何灭杀病毒,等等,无论是对生命学院的学生,还是兄弟学院的学生,都能引起同学们极大的兴趣,也让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深切体会到学习掌握生命科学知识和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的意义。
李磊——《高级细胞生物学》2班
今天的研究生《高级细胞生物学》课上,我们一起看了哥伦比亚大学的介绍病毒的课,和最近的疫情密切相关,同学们讨论非常热烈。
管吉松——《现代生命科学导论C》
这是一门开给非生命科学专业本科生的通识课,今天的课上,我们对几个新冠疫情相关的事实进行了逻辑分析及合理化判断。同学们都很感兴趣,课堂参与度很高。
很多老师提前录制了课程视频,上传到学校的BB系统,这样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出现直播网络对带宽要求高,容易受影响的意外情况。直播课堂时间,通过语音或者文字进行充分交流,答疑。
沈伟——《高级细胞生物学》3班
第一次视频教学,老师和同学都很期待。我提早利用PPT录制了视频,并传到学校的BB系统。正式上课的时候,好几个同学提了很深入的问题,比如SH3-PRD的相互作用的结构机制,针对COVID-19的细胞受体ACE2的切割酶ADAM17,提议可以靶向ADAM17来治疗新冠病毒。总体说来,网络教学虽然不能面对面,看不到对方表情,但从互动的角度看,效果还不错,同学们甚至比线下上课时更积极参与到讨论中。
赵素文——《计算生物学》
我提前10分钟登入了zoom,不一会儿就观察到总人数已经够了,整个过程出乎意料地顺利,没有出现预料中可能会出现的卡顿或掉线。学生提问可以通过聊天功能进行观察和及时回答。比想象中效果好,继续观察两次课,如果效果是稳定的,可以不用提前录课了。
除了线上课堂的教学任务,赵老师还就新冠病毒的中间宿主追寻工作进行了科普(关于穿山甲,更多问题还没有答案(修改版) | 战“疫”情);与马溥艺同学(生命学院2016级本科生)一起编译了美国生物盾计划的一部分并在线发布(瑞德西韦与生物盾计划 | 马溥艺、赵素文),其他部分还在整理翻译中,参与此工作包括了生命学院近10位本科生和研究生,“美国生物盾计划这种坚持长期布局投入和全链条式的危机防御策略值得我们学习”。
王皞鹏——《免疫生物学》
在线教学同学们提问交流的时间和原来的传统教学相比多了,发现会有大量的学生踊跃的提问,也给上课的老师带来了一定挑战,因为你要百问不倒,你必须备课备得非常仔细。因为你不知道学生的问题,会从哪一个角度提出来。
洪诗雅——《代谢生物学》
I felt like the class went fairly well today. We used 腾讯会议 and none of the students experienced problems with dropped connection or anything else. We used 腾讯会议 to view the slides, and then for question and answer, we tried both verbal discussion and also WeChat. In fact, using Wechat the students seemed more interactive and more willing to participate, compared with last year when we relied only on the traditional verbal discussions. Overall, I think the class went well.
战“疫”实况——学生
19级本科生向睿杰:
这次情况虽然特殊,但我感觉这丝毫没有减退老师讲课和同学们上课的热情,反而由于线上教学,更能看到一些细节,感受到老师们备课的认真,在心底里也挺感激辛勤付出的老师及参与录制等工作的志愿者们。同学们参与讨论也非常积极,可能是线上教学扫除了平常物理和心理上的交流障碍。总之,体验还是非常棒的。
18级本科生邹思源:
网课可以反复看,所以不用担心老师讲太快跟不上。有的老师还会在PPT上把要讲的内容备注在下面,对学生的学习非常友好。授课内容、课程安排、作业反馈、线上教学效果等,随时都可以与老师和助教沟通,在线答疑解惑及时,而且这样的交流对参与课堂的所有人都开放,比线下的Office Hour效率更高。
17级本科生夏源:
自3月2日学校开始实行线上教学起,短短几天时间我就体验了MOOC、腾讯会议直播等不同形式的在线课程,尽管老师们使用的在线教学平台不尽相同,但是老师们仍保持着同线下教学一般的教学质量。例如《神经科学导论》这门课主要采用MOOC的形式进行教学,同学们需要提前学习课程内容,并于上课时间在微信课程群内进行讨论,老师会按照知识点顺序为大家答疑解惑,同时提出问题引导大家思考与讨论,加深大家对内容的理解。在线学习的“课堂”上,同学们积极提问,踊跃发言,学习效率丝毫没有受到疫情影响。
战“疫”实况——助教团
《细胞生物学》助教董世明:
经过这几日的线上教学的体验,在协助老师的教学过程中,我不仅感受到了老师为课程录制音频、视频所做的精心准备,还看到了同学们因疫情久困在家对开学上课的早早期待。线上教学更具灵活性,多数课程要求在课程时间前看完视频,并在上课时间答疑和互动。虽然看起来似乎是一门课要用两倍的时间去对待,但是自己其实能根据自身情况调节播放速率、次数来达到提前预习的效果,该过程往往需要阅读教材,查询额外的资料,需要大家的自学能力程度更高。而在上课的互动、答疑过程中就直接巩固了这块知识,反而节省了时间。事实上也是如此,提问、交流在线上比线下更为顺利,学生更乐意提问,几节课里连绵不绝的激烈讨论基本解决了同学预习过程中的所有问题,证明了线上教学的要求虽然提高了,也带来了更好的效果。
《生物统计学》助教靳琪琪:
在线上课会遇到一些小问题,比如签到时不能顺利签到,声音有时会变的比较小,或者因为网速问题出现卡顿等,虽然问题小,但是每个小问题都会让很多同学焦急无助,作为助教应该尽量耐心及时的帮助同学解决问题,尽量灵活的改变一点上课规则,比如不签到影响期末成绩等。同学们非常积极的询问课程相关问题,即使在家也依然同在教室一样积极热情,作为助教,我也不敢懈怠,认真回答同学们的疑问,认真思考如何解决同学们遇到的问题。
《高级细胞生物学》3班助教解恒昌:
线上课堂开课一周,老师通过录播,线上直播的方式进行在线教学,与传统教学课堂的提问、回答方式不同,在线课堂上学生可以通过课程软件和授课老师进行实时讨论,同学可以边听课,边查阅资料,在讨论区和老师对授课内容知识点进行讨论和拓展。课程结束后,直播平台提供回放功能,方便学生可以进行复习和巩固。助教在教学过程中帮助授课教师进行在线考勤,对使用平台进行测试,方便学生和老师在线教学的顺利进行。
战“疫”小结
开课第一周,生命学院累计完成本科生教学36门次,参与学生874人次;研究生教学23门次,参与学生1264人次;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以上截取的只是这场战“疫”的一个小片段,也只是一个开始。整个战“疫”开课的顺利进行,也许花费了老师们2倍的精力备课,花费了同学们2倍的精力学习,但学习效果的大大提升,对自学能力的培养,对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的促进,都是值得的。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国人民的协力阻击下,已经迈过了至暗时刻。我们也许不能像医护人员那样奋战在抗疫一线,但我们也在后方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继续开展科学研究,继续为知识的传承、人才的培养、科学的普及贡献力量,将上科大“立志、成才、报国、裕民”的办学理念,落实在每时每刻,落实在一点一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