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家乡被灾难选中,对比一线医护人员的牺牲和勇敢,虽然是博士在读,我能做的很少。我们村办在年前没来得及做疫情宣传工作,跟医院的朋友和同济的同学了解疫情实况后,我第一个联系了村队长发出不拜年不聚集不聚会的倡议,并在我们村社的大群里发了新冠肺炎预防手册,联合其他几个本科生,给乡亲们做了一点宣传和科普。很幸运,我们村目前没有病例报告。另外,因为自己关注消息比较早,所以提前在网上买到了35个KN95口罩分给没有口罩的人。
“人类有智慧应对和反思灾难,国家强大并竭力保护人民,这次疫情期间发生的事,以及它带给我的各种情绪,很难忘记。我的专业是生命医药,希望自己能精进专业,做一个有用的人。”
文字 | 周洋(生命学院2016级研究生)
编辑 | 李佳欣
排版 | 盛伟豪
从武汉到湖北,从全国到全球。
2019年12月至2020年3月,新冠病毒的侵袭让这个寒冬格外漫长而冷酷。但在各方国民的努力下,如今疫情已经不断好转。面对困苦,面对生死,思索不停,行动不止。作为疫区湖北的亲历者、见证者,上海科技大学博士生周洋在参与抗击疫情的同时,也记录下湖北黄冈小镇里,属于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这不平凡的四个月里的变与不变。
衣——旧衣也温暖
疫情的爆发给湖北的服装业带来了极大的阻滞。封城令下,商圈的服装店不得不紧锁大门,暂停昔日的光彩;而湖北快递的全面停运也使线上服装店进入了冰川期。对比往年“新年添新衣”的采购高潮,2020新年,失去了绝大多数社交活动的湖北人民在穿衣打扮上也就顺其自然。在这个特殊的时期,省去外出前繁琐的装扮,留在幸福的小窝,舒适的旧衣与熟悉的家人也让这个冬天有了别样的温暖。只不过解封时,如果看到有人穿着大袄子返工返学,可千万不要奇怪。
食——是美味,也是善良
“无论健康、病痛、满足、寂寞的时刻,请好好吃个饭,身心都会获得治愈。”小吃部和餐馆停业,聚会禁止、蹭饭谢绝。这个冬天黄冈的美味,出自家里那口用了许多年的小炒锅。春节前夕购置的储备粮使各家在主食上没有太大的缺口,米面的充足至少保障填饱肚子不成难题。但合理的饮食离不开瓜果蔬菜,肉鱼蛋奶。运输受限使生鲜来源不再丰裕;供需失衡带来的是销售价格高于理论市价的现象。但裂缝之处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小镇中亦有几件守望相助的感人故事——(1)疫情期间,鱼塘承包商开放自家鱼塘,允许临近乡亲免费采藕;(2)家禽养殖户自主以低于市价的方式出售鸡蛋、鸡肉,一盘鸡蛋15元,15-20斤鸡肉(活鸡)100元。
住——不管何处,自我隔离
1月23日上午十点,一声令下,武汉全城正式开始封闭,出入武汉的公共交通全线停运,各大公路国道也随即封锁。黄冈距离武汉大约七十五公里,封锁之下,当天下午就有不少人堵在回家的半路,也有部分黄冈市民至此留在武汉。所幸封城当天,还留有一些小路缓冲,让已经在路上的亲人可以回家——各家各户共同派车接送,赶在第二天黄冈市同样开始封城前,将归心似箭的乡亲们接回。至此,双向关卡正式启动,不管是留在武汉或是回到黄冈,是暂时停泊或是守在家中,自我隔离的生活开始。
行——宅到最后是平安
民风淳朴的黄冈市民在面对疫情都有着良好的警惕性,大家自发居家隔离和封城基本同期。隔离前期,大家都算相对自觉。但是宅居家中大约一个月后,好动的心终于还是不能满足于一方屋檐下,不少人开始向“自由能低”的活动,比如麻将、钓鱼等蠢蠢欲动。但此时疫情的风险尚未解除。为了监督大家在最后关头不要松懈,基层干部开始了在各大马路的执勤工作。此外,像无人机这样的高科技措施也投入应用。
从人心惶惶,到众志成城,疫情在监管部门的督查与镇民的配合下受到了成功控制。到三月中旬,黄冈市多日无新增确诊病例,现有病例也将要清零。经历了数月足不出户的日子,黄冈市终于迎来有限解封。带上口罩,市民们该南下返程务工的坐上了南下的列车,该春耕的也拾掇起各个工具,而留在市内的人们也允许在有限的情况下将麻将打得飞起以消磨时光。
医——平凡中的伟大,生生不息
衣食住行,是每一个人生活的四大要素;而在特殊的新冠疫情时期,医,成为了临时而重要的生活第五大基本要素。一线的诊断就医,基层的药物派发,作为“逆行者”的医护人员奔赴抗疫一线,不仅仅是出于职业道德,更多的是勇敢和爱。一省包一市,全国将最硬的鳞都给到了湖北。
点对点救济黄冈市的是来自山东省和湖南省的医务工作队。“大的不朽是指一个人在不认识的人的心中留下回忆。” 口罩下的面庞尽管可能没能一一辨认,但是相知相助的时光我们不会忘记。疫情刚刚涌起之时,全部的重心都放在了新冠病毒的筛查与防治,不断进驻的医务工作者用专业技术为确保了防疫抗疫的工作落实;后期,随着各项措施不断完善,长期服用药物配备了专门的采购专线,普通疫苗的接种也逐步得到了恢复,市医院也恢复正常运营,病有所医可以保证。来势汹汹的疫情逐渐得到平复,车在阡陌中穿梭,行人沿街忙碌,春花飘香,小孩成长,万家灯火有欢笑,熟悉的人都未少,平凡的日常生活,依靠着医务工作者,生生不息。
封城,隔离,2020年的开端,是惊涛骇浪般的考验,也是千难万险下的沉思。在不平凡的时光中,我们才能明白平凡的日常是如此可贵而值得珍惜。在疫情面前,一个人的力量还很渺小,但荧荧之光聚集之处必成就希望。提笔记录这段不平凡的岁月,希望其中微小的光与热,为往后的平凡的注入力量。善待身边的物质和生命,有意识地共同分享命运,始终相信,每一天的生活都是一个奇迹。
疾病是需要攻克的对象,但枝头的花为这场战役带来喜悦与希望。冬天已经快要跨越,日常生活不断进入正轨,而那些奋斗的记忆,也将为未来注入继续前进的力量。2020的春天,不仅仅是自然的如约而至,也是被每一个为抗击疫情付出的人唤醒,为他们的温柔而盛放。
周洋,2020年3月18日
【编后记】
“时代的一粒尘埃,落在每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大山。”我国自古以来便有愚公移山的故事,在疫情这座大山面前,我们每个人更像分工明确的蚂蚁:医务及防疫工作者冲在第一线,生产及运送衣食住行要素的普通劳动者为一线战士提供物质保障,基础科研工作者提供智力支持,国家决策者居中策划协调,我们每个人都在自觉落实国家的政策。籍此,我们每个人都变成了能举起自己体重几倍的“尘埃”的蚂蚁,那疫情这座“大山”何愁搬不动!通过记录社会某个角落的温暖人心的“小人物、小故事”,周洋同学为我们所处的时代、所经历的大事件,做了一个注脚。
——吴松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