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学院张辉课题组解决胚胎血管起源争论

发布者:行政办公室(A)发布时间:2020-08-20浏览次数:796

8月14日,我院张辉课题组在心血管领域知名学术期刊Circulation Research上在线发表了题为“No Evidence for Erythro-Myeloid Progenitor-Derived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in Multiple Organs”的研究论文。该论文证明在发育过程中红髓祖细胞(Erythro-Myeloid Progenitors,EMPs)是各器官驻留型巨噬细胞的来源,但不能在体分化为胚胎内血管内皮细胞,并进一步提示中胚层来源的成血管细胞(angioblast)才是胚胎内血管内皮细胞的主要起源。该工作解决了心血管领域内关于胚胎血管起源的争论,对于理解血管发育过程和促进心血管再生医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血管网络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从中胚层起源的成血管细胞经过血管发生(vasculogenesis)和血管新生(angiogenesis)过程而形成的。然而,近年有研究认为除了成血管细胞外,EMPs 也是血管内皮细胞的起源,在发育过程中可以分化为后脑、肝脏、心脏、肺脏等多种器官的血管内皮细胞。这一观点和领域内的传统认知相悖,存在较大争议。张辉课题组利用多种Cre重组酶工具小鼠(如Csf1r-Mer-iCre-Mer,Csf1r-ires-iCre,Cd45-iCre等)开展了谱系示踪研究,追踪发育过程中EMPs的细胞命运,最终证明EMPs在发育过程中不能分化为脑、肝、心、肺等器官中的血管内皮细胞。  

该论文中,张辉课题组2016级硕博连读研究生冯腾和2018级硕博连读研究生高子蓓为共同第一作者,张辉教授为本文通讯作者,上科大为第一完成单位。本研究得到了上科大生命学院林照博教授的帮助。本研究工作在上海科技大学生命学院分子细胞平台、分子影像平台和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动物设施的技术支持下完成,并获得了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曙光计划、上海市启明星计划和上科大启动经费的支持。

文章链接:https://www.ahajournals.org/doi/abs/10.1161/CIRCRESAHA.120.317442


EMPs不能分化为胚胎血管内皮细胞

A. Csf1r-ires-iCre;R26-tdTomato工具小鼠大量标记了胚胎8.5天卵黄膜中的Csf1r+细胞。Csf1rEMPs的分子标记蛋白。

B. 卵黄膜中EMPs细胞命运示意图。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