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3日,暨南大学生物医学转化研究院院长尹芝南教授,应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沈伟、范高峰教授的邀请,于生命学院L楼报告厅为我们带来一场题为“IL-27:基础研究与成果转化”的前沿讲座。尹芝南教授团队在IL-27领域的研究成果,为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全新思路,在生命科学领域引起广泛关注。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助理院长沈伟教授主持了本次活动。
尹芝南教授连续多年上榜爱思唯尔高被引学者,荣获多项荣誉,现任广东省免疫学会理事长、中国细胞生物学会细胞免疫分会理事长和中国免疫协会常务理事。
IL-27作为IL-12家族的细胞因子,其功能研究一度滞后。尹芝南教授回国后,积极投身该领域的其他功能研究。他率先发现IL-27通过下调IFN-γ产生,能够抑制急性肝炎及肝损伤,并深入探索了其中的分子机制,相关成果于2013年发表在《Hepatology》杂志上。
加入暨南大学后,尹芝南教授进一步拓展研究方向,将IL-27的研究延伸至肥胖代谢综合症领域。经过七年的不懈探索,他的团队取得了原创性突破——发现IL-27可直接作用于脂肪细胞,通过调节UC P1介导的产热效应,改善肥胖及胰岛素抵抗状况。研究还发现,肥胖病人的IL-27水平下降,而减肥成功后该水平会上升。在动物实验中,给肥胖小鼠直接注射IL-27,能够显著降低其体重,并提升胰岛素敏感性。这一重大成果于2021年在《Nature》杂志正式发表,尹芝南教授为通讯作者,该发现为代谢性疾病,尤其是胰岛素耐受的治疗,提供了全新的靶点,在科学界引起强烈反响。此外,他们团队指出IL-27靶向肝脏实质细胞调控脂质代谢,或能成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新靶点及创新药物方向。
尹芝南教授的精彩报告引发了现场师生的热烈讨论。大家就IL-27的作用机制细节、在不同疾病中的应用可能性、成果转化面临的挑战等问题踊跃提问,尹芝南教授耐心解答,现场学术氛围浓厚。此次讲座不仅让师生们了解到IL-27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更为大家在相关科研方向上提供了新的思路与启发,有力推动了生命科学领域的学术交流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