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下午,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大仪平台技术交流系列讲座在学院L楼A542会议室成功举行。此次讲座由学院行政办公室高级主管段晓光老师主持,分子影像平台高级工程师杨紫薇老师担任主讲嘉宾,以 “漂白后荧光恢复(FRAP)技术:原理阐述、仪器选择、操作流程及数据分析详解” 为主题展开深度分享,吸引了学院众多师生到场参与,现场氛围热烈。
讲座聚焦于 “漂白后荧光恢复(FRAP)技术:原理阐述、仪器选择、操作流程及数据分析详解”。FRAP 技术作为细胞生物学、神经科学等领域研究分子动态行为的关键工具,通过激光淬灭荧光标记分子并监测其恢复过程,可定量分析分子扩散系数、膜流动性及蛋白质相互作用等重要参数。杨紫薇老师详细的讲解了 FRAP 技术的基本原理,阐释了激光淬灭 - 荧光恢复的动力学机制,强调实验设计中荧光标记位点选择、淬灭区域规划等关键要点。系统地阐述了如何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对比不同型号共聚焦显微镜的 FRAP 功能参数,结合平台设备特性,演示激光功率调控、时间序列采集频率等实操技巧,详述了如何挑选合适的仪器设备进行精准数据采集。在数据分析方面,杨老师分享了如何运用专业软件和开源的插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分析,让在场师生清晰掌握了从实验到数据分析的完整流程和应用技巧。
此次讲座不仅为师生们搭建了一个高效的学术交流平台,拓宽了大家的科研视野,也为未来相关实验研究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和指导。更通过对 FRAP 技术的系统性解析,为细胞分子动态研究提供了标准化实验方案与数据分析范式。讲座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深化了学院科研平台与学院师生之间的技术联动,为推动生命科学领域的前沿研究注入新动能。与会师生纷纷表示,此次讲座内容充实、逻辑严谨,对其后续开展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并期待参与更多此类高质量的技术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