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式细胞术是一种高通量、多参数的单细胞分析工具,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作为单细胞分析的核心技术,流式细胞术不断创新,已衍生出多种分支技术。10月15日,由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分子细胞平台主办的“高维流式细胞技术论坛——光谱·质谱·成像的融合创新”在上海科技大学成功召开。
此次论坛邀请了来自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细胞分析技术平台主任/高级工程师俞珺璟博士、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健康所分析测试平台负责人/高级工程师邱琳博士、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高级工程师任晓越和工程师刘晓燕、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工程师张丽双、Biolegend中国公司应用科学家龚世杰博士、上海达科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技术部项目经理王婷婷和上海夏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流式应用支持刘颖就光谱流式、质谱流式、成像流式细胞术及前期流式样本制备和后期数据分析等方面进行技术交流和经验分享。此次论坛吸引了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大学、江南大学等高校,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国家蛋白质中心、临港实验室等科研机构,上海市东方医院、临床医学中心以及苏州新赛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八十多位科研人员、技术人员参会。
论坛由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高级主管段晓光主持,介绍了此次论坛召开的背景以及初衷。上海科技大学设备与资产处副处长金文虎出席会议,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助理院长沈伟出席并发表开幕致辞,他代表学院向与会者表示了热烈的欢迎。沈院长指出现在生命科学研究领域各种方法技术更新迭代迅速,此次高维流式细胞技术论坛报告人来自高校、科研院所、公司,覆盖面丰富,希望大家相互交流新技术、分享技术心得体会,并祝愿参会人员收获满满。

随后的会议报告由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分子细胞平台主任熊缨博士主持。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的俞珺璟博士主要围绕全光谱流式的技术特点分享多色流式的使用案例及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分子细胞平台高级工程师任晓越介绍了光谱流式在免疫代谢领域中的应用实例,包括T细胞、巨噬细胞等不同功能状态下的代谢分析,以及如何结合代谢相关标记物、转录因子、细胞因子等,实现对免疫细胞复杂功能网络的深入揭示。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健康所的邱琳博士从光谱流式的原理出发,比较了光谱流式和传统流式的区别和特点,重点阐述了光谱流式制样前准备和组织样本解离为单细胞悬液制备方法,为光谱流式实验顺利开展打好基础。Biolegend中国公司的龚世杰博士介绍了全光谱流式细胞术的应用价值,分享了一个针对ILC及其亚群的高维多色抗体panel方案应用全光谱流式细胞仪实现对该亚群的高分辨率鉴定的案例。上海达科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的王婷婷详细讲解了高维数据分析的重要性以及高维数据分析流程。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工程师刘晓燕梳理了CyTOF技术的基本原理、核心工作流程及其前沿应用场景。上海科技大学免疫化学研究所工程师张丽双细数市面上的成像流式分析和分选仪,通过介绍仪器的原理和应用,为大家展现成像流式技术的进展。最后,上海夏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刘颖介绍了全光谱流式技术及优势和其公司的全光谱流式产品及应用,Aminis成像流式细胞术及其应用。与会专家的精彩报告让大家对高维流式技术、样品准备及数据分析方法有了系统深入的了解,引发了极大的兴趣和热烈的讨论交流。

此次论坛的成功召开,为流式细胞技术领域从业者搭建了高效的学习与交流平台。一方面,它有效推动了分子细胞平台与校内外各科研平台、团队间的技术互通与经验共享,助力相关人员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另一方面,也向校内外用户全面展示了上海科技大学在高维流式细胞仪领域的硬件配置——涵盖光谱流式、质谱流式及成像流式三大类型,为科研工作者解决流式细胞检测相关难题提供了多元化的技术方案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