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像

付丽, PhD教授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电话: 18622221187

邮箱: fuli@shanghaitech.edu.cn

传真:

地址: 上海市浦东新区海科路100号12号楼534室

KMS个人画像

中文信息English

课题组长

姓名:

付丽教授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 PhD, 教授

职务:

科主任

所在院所: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上海临床研究中心

荣誉称号:

英国皇家病理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全国病理学科首席科学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乳腺癌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中国女医师协会副会长

教育经历:
  • 1978.09—1983.07,吉林医学院医疗系(现北华大学医学部),医学学士
  • 1994.04—1998.03,日本信州大学医学部,医学博士
博士后及工作经历:
  • 1983.07—1985.05,吉林省结核病医院 骨外科,住院医师/医师
  • 1985.05—1994.04,吉林省肿瘤医院 病理科(期间在白求恩医科大学三院病理科、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日本长野癌中心病理部进修及研修),主治医师
  • 1998.03—2002.04,日本信州大学医学部脉管病态教室及日本长野癌中心病理部,外国人研究员
  • 2002.04—2005.03,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病理科,科副主任(主持工作)、主任医师/教授
  • 2005.03—2018.12,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病理科,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 2018.12—2023.05,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乳腺病理科,原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
  • 2023.05—至今,上海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上海临床研究中心病理科,正教授;主任医师/行政科主任
  • 2023/12—至今,上海科技大学,浦东新区明珠领军人才

课题组简介

研究方向:
乳腺精准病理诊断、高转移乳腺癌系列研究
研究内容:

1.发现的癌转移种子细胞体内无创病理诊断及靶向治疗研究;

2.高转移癌的单细胞组学测序结果研究验证及靶向治疗研究

3.高转移癌的代谢组学测序结果研究验证及靶向治疗研究

4.高转移癌的转录组学测序结果研究验证及靶向治疗研究


课题组网站:

研究成果展示

一、首创高转移癌研究的系列成果,降低了死亡率,国际上领跑本领域研究

1、国际上率先揭示IMPC高侵袭转移特性、提出病理诊断标准和治疗原则、降低了死亡率(中华病理学杂志,2004Am J Clin Pathol2006)。该标准被写入首部《卫生部乳腺癌诊疗规范,2011》,填补了《WHO 乳腺肿瘤分类,2003》仅将IMPC单列但没有明确其诊断标准的空白、被《WHO 乳腺肿瘤分类,2012WHO 乳腺肿瘤分类,2019采纳,被写入国际乳腺病理经典著作《Rosen’s Breast Pathology2014》、成为2015年美国病理医师培训教程(均为国内病理界首次)。

2、揭示IMPC高侵袭、高转移和极差预后,提出乳房根治加淋巴清扫及术后内分泌治疗为主的手术原则(Inter J of Surg Pathol2008)。国际著名病理学家Hans撰文评价为敲定了IMPC极差预后,亦被写入首部《卫生部乳腺癌诊疗规范,2011》、成为2015年美国病理医师培训教程。被国际乳腺病理经典著作《Rosen′s Breast Pathol.2014》全文写入6次,贯穿四个章节。

3、研究敲定 IMPC的黏液亚型(Breast Cancer Res Treat2015),2019国际标准收录引用文章投稿一周即刻被全文发表,英文摘要被国际病理学大会授予一等奖(唯一),英国著名病理学家Rakha第一时间撰文肯定这种黏液微乳头的生长方式预后差亦被该团队的研究敲定

4、临床应用成效显著显著地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Mod Pathol2018)。基于以上成果,她带领团队精准诊疗,使IMPC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从45.4%提高到83.8 %、总生存从57.4 %提高到了90.9 %

5、高转移乳腺癌的侵袭转移机制研究获得一系列突破进展:

(1)   揭示IMPC中的肿瘤杀伤性T淋巴细胞处于免疫功能封闭状态(Mod Pathol2008);

(2)发现肿瘤坏死因子TNF及受体TNFαIMPC集团性转移中的关键作用(Histopathol2008);

(3)   发现趋化因子SDF-1及受体CXCR4IMPC嗜淋巴转移中的重要作用(Histopathol2009);

(4)   发现miR-30cIMPC集团性生长侵袭转移的启动基因之一(BCRT2009);

(5)   发现IMPC间质大量新生的肿瘤性脉管(Pathology Res Pract 2011);

(6)   发现特异性标记肿瘤细胞极性倒转和高转移潜能的分子SleXInt J Surg Pathol.2010),为精准诊断和治疗研究提供了靶分子并申请了专利;

(7)    发现脂代谢增强是IMPC的共性,找到了导致IMPC高代谢、高转移的关键分子SREBF1/FASNCell Death & Disease.2021),并申请了专利;

(8)   发现转移种子细胞、鉴定出转移种子基因ALDH2Nature Comm.,2022),并申请了专利,为体内无创病理诊断高转移癌提供了靶分子。 

(9)  发现精氨酸甲基转移酶1促进IMPC的侵袭/转移了(Am J Pathol. 2023)



二、创建了精准病理诊断体系,解决了乳腺癌异质性诊断的世界性难题

               率先提出精准组织病理、分子病理指标及报告形式,为临床精准治疗提供了决定性依据。使浸润性乳腺癌手术患者的5年生存率从89.7%提高到93.3%BCRT2012)。被写入首部国家标准、被2012国际标准收录引用。

三、创立了乳腺癌手术患者全信息数据库,架起转化医学桥梁

             率领团队建立了国内外唯一的乳腺癌手术患者全信息数据库(Front Med,2012),被纳入国家人口与健康科学数据共享平台,评价了50多个标志物和新技术。研究成果发表在Nat Med2019Cancer Res2014Clin Cancer Res2013PNAS2012Molecular Cell2010J Pathol2009等。


代表性论文(*第一作者,#通讯作者)

专著

1. 《乳腺疾病彩色图谱》2001,著者,人民卫生出版社

2. 《乳腺癌的自我发现》2005,著者,人民卫生出版社

3. 《乳腺肿瘤病理学》2008,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4. 《乳腺疾病病理彩色图谱》2012,著者,人民卫生出版社




专利

  • 1. 付丽,许少峰等,突变型p53基因反义表达载体及其制备方法,中国,ZL200410094011.7,发明专利
  • 2. 付丽等,一种用于检测肿瘤转移种子细胞的免疫组化染色试剂盒及其应用,中国,申请中,发明专利
  • 3. 付丽等,一种检测脂代谢异常性高转移癌的免疫组化染色试剂盒及其应用,中国,申请中,发明专利
  • 4. 付丽等, 一种检测极性倒转高转移癌的免疫组化染色试剂盒及其应用,中国,申请中,发明专利

项目

  • 1. 基于抗体的生物标志临床诊断试剂盒,科学技术部863计划重大项目组组长,首席,项目负责人
  • 2. 肿瘤相关分子在癌进展中的多相调控机制,科学技术部973计划重大项目,课题负责人
  • 3. 乳腺浸润性微小乳沟状癌生长、侵袭、转移特性及相关分子机制研究,基金委面上项目,项目负责人
  • 4.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生长侵袭转移机制的分子基础,基金委重点项目,项目负责人
  • 5.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集团性生长侵袭转移机制的研究,基金委面上项目,项目负责人
  • 6. miR-30c靶向MTDH调控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集团性侵袭转移机制的研究,基金委面上项目,项目负责人
  • 7. 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极性倒转和集团性侵袭转移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基金委面上项目,项目负责人
  • 8. ALDH2和PRDM16在乳腺癌转移种子细胞演进中的功能及调节机制研究(在研),基金委面上项目,项目负责人
  • 9. 教育部乳腺癌创新团队学术带头人,教育部,项目负责人

奖励

  • 1. 2019,全国“巾帼建功”标兵 ,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
  • 2. 2017,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省部级,中国科协 国家五部委
  • 3. 2016,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何梁何利基金会
  • 4. 2016,乳腺浸润性微乳头状癌的系列研究及应用,省部级,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5. 2011,五洲女子科技奖-临床医学科研创新奖,省部级
  • 6. 2010,乳腺癌个体化病理诊断的研究及应用, 省部级,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7. 2009,乳腺癌个性化病理诊断的研究及应用,省部级,中国抗癌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
  • 8. 2023,浦东新区明珠领军人才

加入我们

本课题组正在招聘1位助理研究员(详细信息请参见学院招聘信息),同时也欢迎对以上研究方向感兴趣的硕士、博士生加入我的课题组。


课题组成员及合影

  • 姓名:李振华
    身份:博士后
    在组时间:2023/11-至今
    邮箱:lizhenhua@shanghaitech.edu.cn
  • 姓名:满枝
    身份:硕士研究生
    在组时间:2023.8-至今
    邮箱:manzhi2022@shanghaitech.edu.cn
  • 姓名:杨龙宇
    身份:硕士研究生
    在组时间:2023/09-至今
    邮箱:yangly2023@shanghaitech.edu.cn
  • 姓名:熊星
    身份:硕士研究生
    在组时间:2024/01-至今
    邮箱:xiongxing2023@shanghaitech.edu.cn
  • 姓名:张诗琳
    身份:硕士研究生
    在组时间:2024/01-至今
    邮箱:zhangshl12023@shanghaitech.edu.cn
  • 姓名:王美金
    身份:硕士研究生
    在组时间:2024/01-至今
    邮箱:wangmj2023@shanghaitech.edu.cn
返回原图
/